“中科院因千万订购费停用知网”“中科院回应停用知网”……近日,知网因“收费高昂”“垄断”再次引发全社会的关注。
近年来,知网在舆论场上的“热度”不减。每到毕业季时,高校学生集体吐槽收费过高的查重费用;2021年底,知网因擅自收录百余篇论文被退休教授赵德馨起诉,最终被判赔70多万元。知网屡屡为人诟病的症结,就在于高收费。针对个人用户,知网一方面出售查重服务,动辄数百元的高昂费用让大批毕业生叫苦不迭,另一方面却以超低价格甚至“白条”收录论文成果。更不讲道理的是,论文作者下载自己的论文还需要付费。“天下苦知网久矣”呼声的背后,是知网堪称“霸道”的收费逻辑。作为中国最大的学术电子资源集成商,知网确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便利,但是走到“千夫所指”的今天,有必要扪心自问,一味唯利是图,是否背离了服务学术科研的初心?
正如教育专家朱永新所说,知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分享平台,而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公共物品、全国科研成果和互联网平台“四合一”的特殊复合体。知网也曾经获得过国家相关基金与政策的支持。作为一个知识的基础设施与公益平台,知网应该也必须体现出一定的公益属性。但事与愿违。目前,知网的牟利冲动,在某种程度上,正在使其由原本便利学术发展的“垫脚石”角色,转向阻碍学术发展的“绊脚石”角色。在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知识的共享成本不断降低,作为知识中介的知网却不断提高收费价格,结果导致中科院这样的顶尖学术科研机构都要望而却步,无异于开时代倒车。
面对知网引发的一波又一波的争议,以及对中国科研学术形成的负面影响,教育、科技主管部门及市场监管部门不能等闲视之。如何评估知网的收费行为,知网是否涉嫌行业垄断,相关问题如何整改,这些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必须得到回答。倘若任由知网在垄断之路上狂奔,任由舆论一次次发酵而又无疾而终,最终受到伤害的,将是学者的热情与学术的进步。
据新华社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