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称号是“一乡一业”乡村特色产业的金字招牌。近年来,银川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支持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培育乡村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全市通过激活农业农村资源要素,吸引资金、项目、技术等向乡村集聚,创造优势融合条件。截至目前,贺兰县被列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灵武市滩羊产业被列为国家级产业集群项目,良田镇、闽宁镇、郝家桥镇及梧桐树乡被列为国家级产业强镇建设项目,全市大力推动原料生产、精深加工、体验展示、物流销售有机衔接,打造乡村产业发展高地。
主导产业基础牢固
兴庆区月牙湖乡是一个典型的沿黄小城镇,现有7659户30693人。近年来,当地以绿色生态养殖为基础,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重点,以提升奶产业全产业链竞争为核心,实施奶产业“西迁东扩”,提高养殖水平和生鲜乳质量,延长产业链,提升综合效益,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月牙湖万亩奶牛养殖园区打造成全国一流的优质奶源基地和智慧生态牧场示范基地。
(相关资料图)
2月12日,在月牙湖万亩奶牛养殖园区一处空地上,两三台挖掘机正加足马力平整土地。这是宁夏赛科星养殖有限责任公司今年计划投资2亿元建设的养殖场项目,预计4月正式开工,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可养殖3500头奶牛。
宁夏赛科星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主营规模化奶牛养殖的现代化乳制品上游产业链专业公司,目前有两家养殖场,奶牛存栏8000余头,日产奶130余吨,2022年营业收入近2.1亿元。据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伊利集团在宁夏打造的千亿级奶产业集群项目之一,企业通过复制先进的智能化管理模式,不断引领公司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踏实前行。
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在月牙湖万亩奶牛养殖园区比比皆是。月牙湖乡乡长田晓阳介绍,园区总占地面积1.2万亩,现有规模化养殖企业11家,奶牛存栏2.9万头,年产生鲜乳13万吨。“我们坚持从源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大力提高奶业生产水平和效率,持续推进高产奶牛选育、优质饲草种植、优质牛奶生产,现已形成集种、养、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以产兴业,以产强镇。目前,月牙湖乡正以万亩奶牛养殖园区为核心养殖区,在海陶北村、海陶南村和塘南村等地建设青贮玉米优质饲草料基地,打造奶牛种群繁育基地、智慧奶牛养殖科技示范基地、机器人挤奶观光示范基地,通过发展饲草料加工、乳制品加工、有机肥生产等相关产业形成规模效应。
产业融合示范带动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有特色。近年来,贺兰县习岗镇大力发展以新平园区为主导的设施农业,充分利用设施温棚的温室资源,发展反季节大棚温室水果蔬菜体验式采摘旅游,实现“蔬菜不断茬、瓜果四季香”,新平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已成为贺兰县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
2月12日正值周末,在新平园区瑞信果蔬农庄,前来采摘草莓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基地负责人郭荣介绍,农庄现有19栋温棚,主要种植红颜草莓,通过一产、三产融合发展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草莓种植近年来在银川并不鲜见,如何吸引游客光顾,郭荣有着独特办法,“我们的草莓喝的是矿泉水,吃的是营养基质,住的是钢架房,晒的是日光浴,2018年还得过全国草莓大赛的金奖呢!”在郭荣的指引下,记者看到,草莓植株被栽种在90厘米高的定制钢槽里,槽里铺满了由草炭土、珍珠岩、有机肥等科学配比而成基质。郭荣介绍,这种立体栽培模式既方便工人开展栽植、施肥等工作,也方便游客采摘。通过发展休闲采摘,瑞信果蔬农庄每栋温棚年产值超过10万元。去年12月20日草莓开始上市到现在已销售4500公斤,每公斤价格达到136元,采摘期将持续至今年5月份。
新平园区自2008年开始谋划建设,现占地面积1.2万亩,建成二代日光温棚4500栋,种植户超过1800户。经过10余年发展,已成为全区规模最大、标准最高、基础设施最完善的设施农业园区,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自治区优秀创业基地,现有草莓、大樱桃、西甜瓜、桑葚、葡萄、火龙果、水果西红柿等高附加值果蔬品种20余个。
“设施花卉高效习岗”是当前习岗镇的发展定位。习岗镇镇长李鹏飞介绍,该镇以构建现代特色高效农业为目标,大力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战略,扩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规模,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效能,因地制宜地形成了以和平村、新平村、五星村为主的设施农业及有机蔬菜种植片区,以经济桥村、黎明村组成的乡村休闲旅游片区,着重推进新平现代设施农业科技园区、全农供港蔬菜园、黎明有机蔬菜种植区等项目建设,发挥集聚效应,增强竞争优势。
实现联农带农富农
“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其最终目的还是要联农带农富农。”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发展产业强镇过程中,我市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能够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刚结束冬季“灯光幻影冰雪嘉年华”活动,宁夏稻渔空间生态休闲观光园进入了短暂休眠期,等待水稻播种季节。园区负责人赵凯介绍说,多年来稻渔空间将原有的稻田、鱼塘及田园景观重新规划设计,打造了农业、渔业、休闲旅游相结合的三产融合示范样板,通过一产提质增效,二产引领带动、三产融合示范,实现一地多收。
过去两年,稻渔空间以土地流转、稻蟹鱼鸭立体化养殖、乡村旅游等方式联农带农,通过土地入股带动213户农民户均年增收8000多元,解决了周边农民80余人就业问题,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村民陈红兵已在稻渔空间打工6年,亲眼见证了“稻田变景区”的蜕变,他说,“以前我们自己种地的时候,田块大小不一、高低不平,周边杂草丛生,不像现在企业统一规划,田地方方正正,道路干干净净,还栽种了花草树木,看起来像公园一样。”陈红兵将自家的地流转给企业,每年可以获得2万余元的土地流转金,再加上在园区务工的收益,每年收入五六万元不成问题。
稻渔空间所在的贺兰县常信乡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推广稻渔综合种养、设施蔬菜、适水渔业产业,进一步夯实产业根基,持续巩固“保底租金+经营分红”的联农带农模式,保障农民利益,提升农户收入,同时发挥乡镇上联城市、下接农村的优势,实现产村融合、城乡融合,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奋力前行。
记者 梁小雨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