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其中的一个“信息点”引起广泛关注和点赞:各地要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不得利用各类APP、小程序随意反复采集学生相关信息。
的确,近些年来,一些地方的部分学校甚至幼儿园直接或间接地收集家长及家庭相关信息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滋生教育不公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利用各类APP、小程序随意反复采集学生相关信息的现象也值得我们关注。相信不少家长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每个学期总是会被要求填写一些各种名目的调查问卷、信息表格等等,其中不乏一些商业性质的APP、小程序,在完成填写后存在抽奖“陷阱”,之后还会推送一些商业广告等,这的确存在着随意反复采集学生以及家长相关信息的问题。
不可否认,现在提倡家校共育,对孩子的教育的确是需要学校和家庭、老师和家长双向奔赴,正常的沟通是必要且有益的,利用APP和小程序也比传统的家长会、家访更为便捷,但信息交互是应该有边界和底线的。正因为如此,“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不得利用各类APP、小程序随意反复采集学生相关信息”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是促进教育公平、保护信息安全之举,我们愿意为其鼓掌并期待与监督这一规定能够得到严格落实。
其实,“严禁采集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这一话题早在去年就已经在网上引起广泛讨论。当时,有广西南宁网民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建议禁止中小学收集家长工作单位和职务信息,南宁市委办公室回复称,家长民族、工作单位和职务等信息不是必填项,家长可自愿填报。同一时间,北京网友留言反映,在学生入学时,很多学校要求填写学生父母、祖父母工作单位和职务等信息,该信息可能造成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不公平现象,希望能禁止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收集该信息,只登记父母基本信息即可,当时北京市教委回应称,该信息严格保密,不对普通教师公布,正在研究取消父母职务信息的收集。另外,像成都等地此前已经出台过类似规定,并且明确了对违反规定行为的具体惩罚措施。
如此看来,“严禁学校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不得利用各类APP、小程序随意反复采集学生相关信息”这一要求的出台的确是对社会声音的回应,值得我们点赞,随着政策的落实,能够有效扭转以家庭经济条件为标准区别对待学生的不良风气,能够减轻学校和家长的负担,同时还能够有效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何乐而不为呢?是时候让我们不再受“反复采集信息”的累了!
小铁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