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需要工匠;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传承和培育工匠精神。近日,银川经开区在园区8万多名产业工人和广大技术人才中选树20位“经开工匠”。
“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今年以来,银川经开区奏响“劳动最光荣”号角,同时全力抓好人才引进、培养、活力、暖心“四大工程”,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人才成长的沃土、人才汇集的洼地、人才创业的乐园,以匠心精神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
叶宁:一丝不苟追求卓越
银川艾森达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森达”)生产的生瓷片,因用途特殊,对质量要求非常苛刻。作为生瓷片加工的关键环节,流延生瓷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而要保证流延生瓷的质量,严格对应表面质量和厚度公差至关重要。
如何严格对应、精准把控?靠的是扎根一线求解,俯下身来研究。经过一遍遍设备调试和流延浆料改进,艾森达基板车间流延工段工段长叶宁让流延产品的厚度公差从之前的30微米降低到十几微米,还省去了生瓷基板研磨环节。为了保证质量,只要流延浆料到达流延粘度,不管白天黑夜,不论几时几分,叶宁都会第一时间到达岗位。为此,她经常凌晨1点起床,在别人还沉浸梦乡时已投入到一天的工作中。
也正因如此,同样的生瓷片,叶宁生产出来的合格率比别人高出20%,且每片成本降低15元,一年可节省近300万元。日积月累的辛勤研习,让她总结出的流延工作经验成为公司标准化作业素材,得以广泛学习。
氮化硅基板是世界级的战略材料,是目前世界上兼具高导热性、高可靠性的综合性能最好的陶瓷基板材料,因其综合性能高,研发难度大,尤其是即烧型氮化硅基板难度更大,长时间被国外垄断,很多企业和业界专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难以实现量产。为解决这一难题,叶宁带领团队投身一线搞研究,仔细探寻问题根源,以“死钻牛角尖”的执着,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难关、攻克难关,着眼配料工艺的研究、流延各段温度的调整、裁切时间和环境温度的精准控制等各个方面,逐一突破技术瓶颈,最终,让艾森达成为国内首家氮化硅即烧型基板的量产化企业,在世界舞台打响了中国品牌。
陈燕斌:执着专注精益求精
工匠,是“执着专注、精益求精”。对于一毕业就进入宁夏机械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机械研究院”)的高级技术专家陈燕斌来说,他用20年时间完成了从新人向匠人的蜕变。
1998年,机械研究院承接了第一个单项超百万元的自动化项目——银川市自来水公司变频节能供水项目。经过层层选拔,陈燕斌成为项目的主要设计者。为了让项目推进更顺利,他深入一线调查、勘测,翻阅大量资料,在多次设计—推翻—再设计后,让由“PLC、触摸屏、变频器、软启动、共用双母线结构”等一系列新器件、新工艺组成的供水自动化系统成功开发并应用,项目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也开启了陈燕斌一发不可收拾的科研路。
社会在进步,技术也得跟得上。2012年,由于淬火机床需求的上升,机床技术也从最初的人工上、下料到现在的机械手上、下料,逐步实现了智能化控制。这时,公司决定开发一个新项目:齿轮淬火压床桁架机械手项目。它是一个轨道长20米、手臂每秒行走1米、提升质量超过40千克的“大手”。陈燕斌再次接过重任,全心投入到电气软硬件的开发设计中。
“机械手本身逻辑很复杂,现场工况多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调试,以达到最佳状态。”在整个设计、生产、现场调试中,陈燕斌恨不得24小时与机械手待在一起。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次试验、反复调试,陈燕斌最终将近乎完美的作品交付,他对产品精益求精的匠心执着也打动了客户,意外收获了设备加购的订单。
科研路上的收获,激起了陈燕斌“钻牛角尖”不服输的劲头儿。“2012年初夏,在洛阳轴承特大型车间里,ZCJ-1400轴承淬火压床正在调试,这可是当时国内最大的轴承淬火压床。”陈燕斌骄傲地介绍道。历经一个夏天的奋战,陈燕斌和团队克服种种困难,让这个从未实践过的特大型新产品成功问世。“我们研发的轴承淬火压床生产出的产品椭圆度达到令人惊讶的6道,填补了中国特大型淬火压床设备的空缺。”陈燕斌说道。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注重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让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迸发,让工匠精神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银川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 闫茜
热图推荐
7月7日生意社PVC树脂SG5基准价为5490.00元/吨
外高桥07月06日被沪股通减持2.05万股
中关村播“种”记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中关村纪事
罗马诺:国米开始与索默谈判,考虑同时签下他和特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