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银川新闻网讯(记者 梁小雨)科研项目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核心载体,优化科研项目组织管理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5月26日记者获悉,今年,银川针对科研项目管理中形成机制不够精准、目标设定不够清晰、组织模式不够科学等问题逐一研判分析,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着力释放科研人员创新活力,促进“科技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
在优化科技计划体系布局方面,由以往1类研发项目转变为科技支撑、科技人才、成果转化和中试熟化等9个专项,实现从单一“项目支持”向“项目、平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转变,推进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进一步推动科技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提高科技创新效率。
在优化科技项目形成机制方面,全市建立技术需求库,从企业和产业实践中凝练创新需求,评审、分析凝练成项目给予立项支持。在竞争性择优立项的基础上,还建立了“一事一议”、定向委托、“揭榜挂帅”等立项机制。同时建立科技项目储备库,区、市项目优先从库中筛选推荐或立项。
在优化项目管理流程方面,全市针对以往项目管理会议审核环节多的问题,精简了会议审核流程,由之前3至4次党组会审议精简至1次党组会审议,加快项目流转审批,预计3至4个月完成一个批次项目的流转,节省一半时间。
在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方面,健全市级“揭榜挂帅”项目机制,现已成功对接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聚焦“掺钛红宝石”等产业核心技术开展协同攻关。设立区域合作专项、校企联合专项、创新联合体创新专项等,构建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攻关体系。设立中小企业创新专项,为中小企业“独辟赛道”,加快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在优化资金支持方式方面,根据项目单位类型和项目类别,采取“前引导”“后支持”“后补助”等多种形式助力企业加强科技创新。通过滚动支持项目,鼓励企业实施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的重大重点项目,推动渐进性、积累性技术创新突破。通过项目形式支持企业配置实验设备和科技人员,推进人才、平台和项目一体化配置,实现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在优化科技项目评价方面,初审时从实施主体、实施内容、资金投入、绩效目标等内容进行全面审查。评审时建立“评项目决定立项方式,评主体决定支持方式”的项目立项机制,项目立项实施更加科学高效。验收时依据科技项目立项时的“军令状”,以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作为检验标准,开展考核验收。
在优化科技项目监管方面,强化科研诚信建设,完善建立科研诚信分级分类管理机制,通过正向激励、反向惩戒的方式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增强科研质效。探索科技项目后评价机制,在项目完成后2年内,持续跟踪评价项目产生的效益,树立以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科技成果评价导向。
热图推荐
岷县市场:当归关注人气较高 成交价格持续上涨 环
建信中关村产业园REIT:年内跌逾19%同类垫底,大客
蜕怎么读组词 蜕怎么读
今日热文:助力文化“出海” 重庆对外文化贸易(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