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泰元是贺兰县司法局的人民调解员,干调解工作已有13年,先后在常信司法所、城关司法所、调解中心服务,多年来,他在基层工作中积累了深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先后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6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9%以上。
在过去十余年里,无论白天还是晚上,不管是上班日还是节假日,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每日辗转于贺兰县城关派出所和德胜派出所,让群众带着疑惑来,带着明白走。他每天随叫随到,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在调解的路上。人民调解员,这是他热爱的岗位,也是他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
(资料图片)
祁泰元正在和同事讨论工作案件(图左)
耐心细致争当调解“排头兵”
在调解工作中,祁泰元所遇的纠纷大致分为婚姻、合同、经济、邻里、感情、赔偿、校园未成年人等几类。群众来访不论大事小事,不问有理无理,他都耐心倾听,通过拉家常、讲道理的方式,有效降低矛盾纠纷化解难度,把重点矛盾化解为小微矛盾。
“很多时候群众不是不懂法,而是对法律了解不够、认识不足。”在今年春节前,祁泰元接待了一起因拖欠工资而引发的纠纷,索要工资的一方带着妻儿上门要债,然后强行进入拖欠方的家中,“要工资本来是一件有理的事情,但他非法入侵住宅,却犯法了,但当事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点,他觉得自己的行为合情合理,这就是对法律认识不足。”
面对当事双方的激动情绪,祁泰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法,先耐心倾听,然后以法律为依据,以说服教育和引导的方法指出其过错和应当承担的责任,最终促使双方达成调解意向。他说:“像这样的纠纷调解了三个小时,并不算长,很多当事人一过来就不停地说,我根本插不上话,这种情况只能耐心听他们讲完,然后再开始调解,有时候调解时间能达七八个小时,从白天到深夜的情况并不鲜见。”
在工作中,祁泰元十分注重研究和掌握调解的诀窍和技巧,一方面通过学习丰富自己的法学理论水平,另一方面也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思路,创新调解工作方法。在日复一日的调解工作中,他带着公心调解每一次纠纷,也让群众对他产生了信任。凡是解决不了的难事儿,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他,他的热心肠和办事公正的做法,让参与调解的双方当事人都心服口服。
“换位思考”将矛盾化为无形
调解员的工作看似虽小,但调解过程中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是一样也不少。每次调解中,祁泰元不但要深入了解事件情况,找出矛盾纠纷的症结所在,还要学会换位思考,让当事双方能够充分表达各自诉求,这不但要求调解员知法懂法,更要摸清群众心理,善于做群众工作。
调解矛盾纠纷,如果不得要领,不但不能化解问题,还可能激化矛盾,因此他始终坚持“一碗水端平”。在处理一件游泳馆赔偿事件中,他没有偏听某一方当事人的言论,而是站在双方的角度分别看问题,花费了大量时间了解事情真相,最终妥善处理了该纠纷。“游泳馆的老板事后来感谢我了,说要不是因为我,他有可能关店,能真正帮助到人民群众,这种时候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祁泰元喜欢称自己为“和事佬”。他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越来越热爱这份工作,调解已经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一种“本能”。“有时候在街上遇到吵架的、打假的,我都会上去劝解,当看到当事人在我的调解下,妥善解决了问题时,我心里成就感特别足。”他认为,调解员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当事人的情绪和事情的进展,因此他始终坚持谨慎的态度说每一句话,做每一件事。
除了白天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祁泰元长期坚持每天晚上到派出所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做到向前一步、源头化解,主动预防、主动化解,认真倾听群众心声,疏导群众积怨,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利益诉求。有些老年人、困难群众上门求助帮忙写诉状、申请书等材料,虽然不在自己工作范围内,但祁泰元从不推辞,都热情地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群众。他说:“希望通过的我的努力,能将小矛盾化解,大纠纷变小,更加有利于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社会稳定。”
记者 梁小雨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
最近更新